前的事情“他死的时候你可能才一两岁,你不会认识他的。咦,你姓苏!他也姓苏!”
苏扬看出王在山口中那个已经去世的人在他的心里非常重要,那人也姓苏?
苏扬猛的回想着,自己在到房广县上任前,母亲对自己讲过,死去的父亲有一个朋友就在房广县,不是姓张就是姓王,是一个大姓。
王在山不就姓王吗?
苏扬马上问道“王书记,说来听听,说不定我知道,镇里姓苏的人家不多,他叫苏什么?”
王在山愣了愣,还是回答起来“苏从军。”
三个字进了苏扬的耳朵,一向淡定的他也微微一震,是父亲!
母亲一直没有提过父亲是怎么死的,不管自己如何问起,她都会挑开话题,这里边儿一定有隐情,不知道王在山是否知道。
此时苏扬并没有想到通过父亲这层关系和王在山建立友谊,第一时间想到的,是父亲的死因。
看着苏扬有些激动,王在山知道,两人可能有关系“苏县长,你知道他?”
苏扬点了点头“王书记,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?我就是苏从军的儿子。”
什么,王在山也是大吃一惊,苏扬便是自己好兄弟的儿子!
王在山的心眼很多,为了防止苏扬是乱攀关系,问了一句“你母亲姓”
“我母亲姓罗。”苏扬飞速的回答起来,根本没有想。
对,确实是姓罗,王在山已经可以肯定了,这人确实是苏从军的儿子,天呐,居然在这种场合看到了老朋友的儿子,王在山心里充满着各种复杂,因为苏扬父亲的死自己有一定的责任,自己真是无颜见他们母子啊。
王在山和苏扬母亲都只知道对方的姓氏,显然不是太熟悉,那是因为王在山和苏从军是在部队里当军认识的,回到地方以后,王在山回了家乡房广县,而苏从军便回了万花县,没过两年苏从军便死了,所以王在山只知道苏从军,而不知道苏从军老婆的具体名字和他儿子。
故人之子呀,王在山现在感慨万千,但心里也有很多的苦恼,要是当时自己亲自去一趟,苏从军便不会死去,王在山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罪人,这么多年来心里非常自责,但他也没脸去见苏从军的老婆。
现在知道苏扬老家仍然在海棠镇,王在山心里的惭愧更加的深起来,自己心里以为苏从军的老婆肯定早嫁人了,所以便没有去海棠镇找过,无地自容啊。
关系已经确定了,王在山再无任何的戒备,将当时的一切都讲了出来。
王在山比苏从军小几岁,在部队里的时候,苏从军一直很关照王在山,而且一次任务的时候,苏从军救了王在山一命,所以王在山一直感恩在心,把苏从军当成亲兄弟一般看待。
后来政策调整,王在山仅当了三年的兵便回到了地方,而苏从军当时当了七年,都因为政策调整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参加工作。
王在山选择了当时的提水站当了一名技术人员,而苏从军到了海棠镇做起了小买卖,苏从军一直很反感部队里的贪腐现象,地方上同样如此,所以苏从军选择了做蔬菜生意。
当时做生意是很受歧视的一样工作,苏从军确实有些后悔了,为什么不选择一份稳定的职业,蔬菜卖不出去,看着辛辛苦苦种植起来的蔬菜慢慢烂掉,苏从军很伤心。
江都市一家公司四处招人,说什么有大项目,只要干上一年,第二年可以领上万的年收入,在当时来讲,一年上万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。
王在山在提水站也算是聪明机灵,得知了这事情以后便告诉了苏从军,问问他想不想去试一试,他也知道苏从军的生活很困难。
苏从军当然想去,他不能看着妻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和他一样受苦,便去了省城。
后来王在山打听到,那公司接的工程是在山里挖洞,非常辛苦和危险,而且听说公司之所以把招人范围扩大到了江都市以外,因为之前便死了几个人,大部分工人都跑了,当时的技术很差,所以为了发展经济是需要很多人拿伤和命来交换的。
没有电话,所以王在山根本联系不上已经到了江都市的苏从军,正想着去江都市走一趟,把苏从军拉回来,但当时正逢抽水的季节,领导不批他的假,没办法,王在山只能等到周末,等他周末去的时候,悲剧已经发生了。
山洞垮塌了,当时苏从军就在里边儿干活儿,和十个工友一起被压在了里边儿,一个也没有生还。